兴村富民好办法 黄石市公桥村大力发展花卉苗木
发布时间:2020-12-15来源:楚天传媒 作者:熊源
12月13日,记者走进湖北黄石市阳新县公桥村,刚到村口,就闻到茶花清香,越往花卉苗木基地里走,香味渐浓。放眼望去,南侧“香韵庄园”中百花遍布,枝蔓青翠,那“一串红”,花呈小长筒状,色彩红艳,像一串红鞭炮,微风过处送来幽幽清香;北边“富康园”花卉基地则是层层叠叠的红叶石楠、紫薇、红花继木等,花姿丰盈。
香韵庄园花卉苗木基地
这些“花儿”可都是脱贫户佘爱心家的“宝贝”。“我家4亩责任田流转给‘富康园’基地种‘花儿’,一年租金1200元。我去基地打工,一天80至100元,长期有活干,今年已挣24000多元。儿子在广东打工,月薪4000多元,这日子都小康啰。”佘爱心掰着指头算着收入,越说越开心。
香韵庄园花卉苗木基地
“土地流转拿租金、基地打工领工资、入股资金分红利,生态产业基地成为农民的‘聚宝盆’、‘摇钱树’。”引路的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守义笑着说道。
富康园基地
现在“田地生金”,昔日可是“大包袱”。据陈守义介绍,在过去,公桥村农民一年到头靠种稻谷、小麦、红薯这“老三样”,收入低、生活苦。后来,一大批年轻人外出务工,不少田地也就荒废了。全村310户130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251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既是重点贫困村,又是“三类村”。
2015年秋,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驻公桥村扶贫工作队与该镇党委紧密配合,通过党建引领,选优配齐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行“党支部+公司+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农户+乡村振兴”模式,将“活”人与“活”地相结合,大力发展桂花、杨梅、樱桃、枇杷、海棠、李子等生态产业园1400亩,每户村民每年增收近4000元;贫困户每年分红25万元、村级集体收入14万元;36名贫困户劳力在家门口就业,月薪2200多元。
“我和爱人方仙就在家门口天天都有活干,一个月收入4000多元。感谢党和政府,我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啦。”在“富康园”里,58岁的贫困户艾才旺一边施肥一边说。
富康园基地
思路一变天地宽。该村用劳力和政府贴息贷款及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发展新型家门口“扶贫车间”,为贫困群众拓展了长期稳定的增收渠道。
“富康园”合作社大力发展花卉700亩,瓜叶菊、一品红、月季乔木、洋紫荆、玉兰、梅花、山茶、桂花等,惠及贫困户增收,不仅能催生出“花儿”产业,还给村里的环境赋能了灵魂“香”气。与此同时,新起点种养殖合作社流转土地295亩,种水稻、养龙虾、喂阳新豚等,让贫困户38人就业,实现“多赢”。发瑞合作社种植140亩山茶树,硕果累累,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
“我家6口人,种山茶一项纯收入10万余元,粒粒茶籽圆家脱贫致富梦。”村民乐发瑞在自家的油茶产业园里一边锄草一边说道。产业兴,人气旺。该村2635亩产业园,惠及全村,助农民增收。据统计,去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19 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6万元。
据了解,在外打工的村民袁知中,去年回乡创办了宇航家庭农场,发展鱼鸭混养产业,今年可收入20万元。
在家门口创业成了该村年轻人的新时尚。公桥村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乐俊钦介绍,目前已有29名年轻人开着小汽车回家创业了。随着乡村振兴,道路宽了、路灯亮了、景树绿了、村庄美了,人气旺了,昔日沉寂的村庄热闹了。
公桥村的镇党委书记柯贤高表示,产业发展放光彩,群众脱贫喜开颜,实现公桥村产业发展全覆盖,串起发展链条,做大“花儿”文章,让乡村振兴迎来新机遇、迸发新活力,使村民腰包更鼓,日子更甜了。(记者胡毅、通讯员吴华臻)